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博士后流动站 > 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介绍 > 正文
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介绍

一、站点介绍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内科学、外科学等二级学科开始研究生教育。2010年获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点,2011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为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省级临床重点学(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与扬州市共建科研机构3个。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6名,依托校内外博士点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博士研究生。

临床医学学科坚持以重大疾病防治为导向,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以特色发展聚焦学科优势,为江苏省乃至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医疗水平提高和医学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学术与社会声誉。以内涵建设聚力质量提升,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本学科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水平;以科技创新聚集人才队伍,着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集群,拥有江苏特聘教授及省“333工程(二层次)等领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以平台建设孵育科技成果,建成省级重点学(专)科、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平台,取得了一批高等级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指引,确立了内外妇儿等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又相互支撑的学科方向,能够引领该领域可持续发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凝练学术方向,在呼吸道重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肿瘤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基础与临床骨科创伤与修复的基础与临床顽固性高血压与慢性心衰的基础与临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生殖医学与妇幼健康的基础与临床6个方面形成学术优势与鲜明特色。

二、研究方向

方向:内科学

拥有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顽固性高血压社区干预规范化诊疗、肺癌胸水肿瘤细胞阴性富集早期诊断、出血与血栓、微流控芯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外科学

拥有胸心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和省级临床重点学科(普通外科)1个。在气管修复重建、孤立性肺结节共享诊疗数据库建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预防用药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创伤修复与再生医学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三:妇产科学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生殖医学、妇科肿瘤、围产医学、生殖内分泌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四:儿科学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血液发育、小儿重症贫血、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microRNA与免疫系统发育、益生菌对早产儿NEC肠道炎介质影响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五: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老年认知障碍病变脑功能成像、通过磁共振新技术、分子靶向技术等对肾脏肿瘤进行分期及定性诊断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六:麻醉医学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围术期ARDS/MODS发病机制及防治领域、麻醉与脑功能、麻醉药理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七:神经病学

拥有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认知障碍和神经免疫/遗传疾病发病机制、以Alzheimer病和神经免疫病为主导的血管-免疫调控机制、脑血管病、脑肿瘤的发病机制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方向八:临床检验诊断学

拥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自身免疫疾病的纳米诊疗技术、耐药菌快速鉴定、副溶血弧菌大流行株及其他致病株的感染、microRNA在疾病诊断中应用、全结肠染色放大技术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

三、联系方式

许老师、王老师:0514-87978804Email:yixy@yzu.edu.cn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
E-mail:yixb@yzu.edu.cn(院长信箱)
电话:0514-87978804(综合办公室)、87992206(监督举报)、0514-87978811(招生就业)
传真:0514-87341733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5 扬州大学医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