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1年10月31日上午8:30
地 点:花园国际大酒店郁金香厅
出席人员:医学院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体研究生、各科研主任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点评专家:李国才、沈维干、陈靖、郁多男、梁景岩、颜丙春(以姓氏笔画为序)
8:30-8:40 钱莉副院长致开幕词 |
Session 1 主持人:郁多男 教授 |
8:40-9:10 |
王嘉成 |
植物源三萜纳米传输体系的构建及其功能活性评价 |
9:10-9:40 |
杨 凡 |
长期冻存对大鼠精原干细胞功能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
9:40-10:10 |
庞汉青 |
脑卒中代谢紊乱特征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干预研究 |
10:10-10:20 |
茶歇 |
Session 2 主持人:梁景岩 教授 |
10:20-10:50 |
熊天庆 |
短暂性全脑缺血迟发性神经元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元F-actin细胞骨架的时空变化 |
10:50-11:20 |
王建斌 |
腺梗豨莶化学成分及活性成分结构修饰的研究 |
11:20-11:50 |
王 蝉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gp210抗体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11:50-12:00 史宏灿院长总结发言 |
12:00-12:10 王庆林书记总结发言 |
报告人简介:
王嘉成,男,博士,讲师,药学系专任教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获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生,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目前从事天然产物化学、新型药物制剂、材料化学、纳米技术和肿瘤治疗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研究,建立了天然小分子自组装和共组装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目前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TOP 期刊6篇,累计影响因子总和56.39,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杨凡,男,基础医学系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教师。202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至202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生物医学系学习,师从美国国家科学奖获得者、美国三院院士Ralph Brinster教授。研究兴趣:利用精原干细胞培养、移植平台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它在雄性生育力保存中的应用。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Cell Proliferation杂志上,同时负责撰写了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系列书籍中精原干细胞培养的章节。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
庞汉青,男,讲师,药学系专任教师。2021年7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师从李萍教授。硕博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篇,并申请发明专利2项。研究方向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致力于发现传统中药中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效成分群;探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以阐明中药的功效物质基础,并揭示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科学内涵。
熊天庆,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20年6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201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参与导师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软件著作权1项。
王建斌,男,讲师,药学系专任教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方向为有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发现及结构修饰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
王婵,女,2019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遗传学和血清学检测分子标志物。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在Hepatology和Journal of Autoimmunity发表论文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