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医学部以“数智时代下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暨微专业校企共建”为主题,特邀多位学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开展专题研讨。复旦大学医学院李文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汪思应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张永杰教授,以及华亿科教公司陆志萍董事长受邀出席。会议由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陆凤主持,学院相应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会,研讨成果丰硕,会议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设置三项核心议程,聚焦医学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落地,逐层推进研讨内容:
一、“精准医学诊断技术” 微专业建设论证
陆凤院长首先系统介绍了该微专业的建设背景、现有课程体系与阶段性成果,同时坦诚梳理了建设中面临的“学生时间统筹难”“课程内容与数智技术衔接不足”等现实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可微专业开设的必要性,认为其紧扣精准医学发展趋势,能有效填补传统医学教育与前沿技术应用的断层。针对具体实施细节,专家们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李文生教授强调需平衡学生课业负担,建议通过 “减少理论授课时长、增加自主探究项目” 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课时,培养其主动科研思维;张永杰教授建议构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慕课平台开发核心理论课程,线下聚焦实验操作与案例分析,提升教学灵活性;汪思应教授则从数智时代需求出发,提议融入 “智能医学影像分析”“医疗大数据处理” 等模块,并联合企业开发实践项目,增强专业建设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二、校企合作经验分享与赋能
华亿科教公司陆志萍董事长以“985高校校企合作实践” 为主题,分享了政企校协同育人的成熟模式。她详细介绍了 “高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企业导师入驻高校授课”“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联动” 等合作内容,其分享为我院探索 “微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导师聘任” 等校企合作路径提供了宝贵参考,为后续深化产教融合奠定基础。
三、教学科研平台实地考察与建言
议程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医学部机能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动物房及生命科学馆。专家们结合数智时代医学教育需求,对平台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例如建议机能学以“动物中转+科创平台” 为纽带,构建 “专业实践-科普转化” 双循环;提议解剖学依托生命科学馆,打造 “沉浸式专业-科普融合空间”,实现 “专业教学资源” 与 “科普体验场景” 无缝衔接。
此次研讨会既是医学部致敬教师节、汇聚智慧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实践。通过明确微专业建设方向、吸纳校企合作经验、优化教学科研平台,医学部将进一步完善数智时代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学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也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教育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