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扬医新闻 > 正文
临床医学系博士生外科党支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共绘青春科研梦“主题党日活动


为教育引导研究生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氛围,10月30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博士生外科党支部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共绘青春科研梦”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回信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博士研究生勇担科技创新重任,临床医学系博士生外科党支部以“支委领学+党员研学”的形式,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以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理解“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引导博士研究生努力将回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挖掘身边榜样,强化示范引领

本次党日活动前,支部邀请学院优秀毕业生开展微访谈并录制《科学家精神之我认识·我践行》微视频,并于党日活动现场进行播放,以身边榜样发挥引领作用。我院18届毕业生赵廷尧(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住院医师)谈到,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背后,不仅需要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更离不开科学家们淡泊名利的潜心研究。科研的道路漫长而又孤独,只有持之以恒,苦下功夫,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18届毕业生王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治医师)分享了自己对于科研的感想:一是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要守得住底线,三是要勇于创新,四是要源于临床并回归于临床。15届毕业生浦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治医师)结合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探索,强调要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从细微点着手切入,强化交叉学科合作。



交流科研感悟,激发青春力量

博士研究生各年级党团班代表结合所学文件和视频开展学习交流,积极分享心得感悟。2023级博士研究生党员王轶伦分享道:“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科学家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更在于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勇气。”2022级博士研究生党员陈圆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应秉持科学家精神,追求卓越与真实。要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具备勇于探索的精神,不畏艰难,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2023级入党积极分子朱剑炜认为,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应当专心致志、矢志不移,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与会成员共同回顾去年自己写下的科研计划,并制定新的“每周一设想”“每月一创新”“每年一成果”的“三个一”规划,树立个人的科研目标。



讲授专题党课,坚定理想信念

支部书记史宏灿教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共绘青春科研梦》为主题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微党课,从对科学家精神的解读出发,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结合院训精神谈科学家精神。引导支部博士研究生秉持“厚德惠生 博极医源”的院训精神,思考科学家精神和院训精神的实际内涵,并在科研工作中落到实处;

第二,要学无止境,学贯中西。既要根据自己所在专业和兴趣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关注科研创新、临床创新。又要拓宽视野,走向高端的学术平台展示风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加快成长成才;

第三,要落实OBE理念。科研计划的制定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博士研究生要思考自己未实现目标的原因,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于自己的一生。

第四,要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将科学家精神落实到每个人的科研成长中,定期展现和检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现问题,不断提升。



参观教育基地,筑牢信仰之基

最后,支部党员共同参观了高仁林事迹陈列馆,在实地走访中体会扬州灯泡集团原党总支书记、厂长高仁林克己奉公、关爱残疾人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增强了支部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支部党员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为推动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
E-mail:yixb@yzu.edu.cn(院长信箱)
电话:0514-87978804(综合办公室)、87992206(监督举报)、0514-87978811(招生就业)
传真:0514-87341733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5 扬州大学医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