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我校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防治专业毕业生董淑猛甘愿到偏远山区的广东省开平市蚬冈镇麻风病医院(玲珑医院)工作。因为工作出色,被当地人誉为飞进山沟里的“金凤凰”。2008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专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引起了很大反响。
董淑猛所在的玲珑医院在广东省江门市蚬冈镇大山深处的玲珑村,是当地麻风病患者集中隔离治疗和康复的地方。这也是个群山环抱,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
大山里有了追梦人
2004年初,与所有即将毕业的同学一样,董淑猛也在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四处奔波。他所学的皮肤病与性病防治专业就业形势还不错,也已有几家医院向他抛出了“绣球”,可他心里一直拿不定主意。
一天,董淑猛和他在实习时认识的江西中医学院的女友徐娜在网上无意中查到了玲珑医院的电话,当拨通电话后才知道这是一家麻风病医院。接电话的玲珑医院院长张荣卫兴奋不已,因为自他20年前来到玲珑医院后,已先后看到十多名医护人员耷拉着脸进来又匆匆地走,做梦都没想到还会有大学生想到这里来。求贤若渴的张院长异常激动,当即邀请董淑猛和徐娜一起到医院来看看。
然而,玲珑医院的条件让他们始料不及。这里设备简陋,只有一台旧显微镜;大山里信息闭塞,没有电视、报纸、网络,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唯一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就是一部电话;医院远离城区,即使是买一袋洗衣粉也要跑几十里山路。虽然感动于老院长的诚恳、执着,但是幽僻的大山、简陋的设施,以及那些语言不通且肢体残缺的麻风病人,他们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董淑猛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只是对张院长说回校以后再考虑考虑。
在回学校的火车上,他们收到了来自张院长的一条短信:“好儿女志在四方,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工作,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里工作有苦有甜,还有美丽人生,欢迎你们来我院工作。”“好儿女志在四方”、“美丽人生”……董淑猛说:“那一刻,我们终于为自己的梦想找到了方向。”
“大学生一毕业就来到麻风病医院,来到我们这个偏僻艰苦的地方工作,这在五邑地区还是第一例!”年近六十的张荣卫见面后就兴奋地对记者说。老院长从部队退伍后就来到这里,现已快退休,董淑猛和徐娜的出现,让他感到很欣慰。他说:“这大山里又有了追梦人!”
他是我们的亲人
2004年7月,在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后,董淑猛毕业后就与徐娜一起到玲珑医院“安家落户”。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要真正在这里工作和生活,那又是另一种情况。
玲珑村里居住着60多名麻风病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麻风病康复者。到玲珑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张荣卫就告诉董淑猛,给麻风病人治疗,除了用眼睛观察外,有时还得用手直接触摸病人溃烂的部位。这当即让他心里产生了一丝恐慌。董淑猛说,麻风病的传染性比较强,被感染后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刚开始帮病人看病的时候,董淑猛和徐娜都要戴着口罩、憋着气,不仅是为了防止被传染,仅病人伤口上的气味就让人难以忍受。张院长很理解他们的心情,经常用自己的经历来开导他们,讲怎么做人,怎么做医生,特别是面对这些甚至已经被自己的亲人都遗忘了的病人,更应该给予关心和爱护。
老院长的话和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董淑猛和徐娜。随着时间的推移,没过多久,他们就可以很坦然地和病人一起聊天了,偶尔还到病人家里串串门。病人们也非常喜欢这两个年轻人,每次看到他们到村里来都非常高兴,有时还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董淑猛介绍说,由于怕把麻风病传染给别人,这里很多患者大都很自闭,不愿与生人接触。但是在玲珑村里,麻风病患者却愿意与董淑猛他们交流,言行举止中透着亲切。村民们说,现在董淑猛和徐娜不仅是玲珑村麻风病患者的医生,而且是我们玲珑村所有村民的亲人。
我在这里实现了自我价值
刚到玲珑医院的时候,大山里的生活很单调,工作上、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生活也很不方便。回想起当初的日子,董淑猛说,那段时间真难熬,总觉得一天过得太慢!后来,他们自己想办法,过起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玲珑医院旁边有一大块菜地,他们在工作之余,就在地里种上西红柿、大白菜等,这样就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只需偶尔托人从山外带点鱼、肉回来。2004年10月,董淑猛向张院长预支了部分工资,买了一台电脑,从此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而且娱乐、休闲的方式也多了。
2004年中秋节,在董淑猛和徐娜的倡议下,玲珑医院举办了建院以来的第一次联欢活动,病人们有的唱着粤曲,有的哼起开平小曲,其乐融融。去年中秋节,他们又和病人们一起,自制了许多大红灯笼,让玲珑医院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觉。今年春节,董淑猛和徐娜都没有回家过年,他们包了饺子,送到每个病人的碗里。看到病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自己心里也非常感动。
他非常感谢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不远两千多公里来看望他,并给他送来了慰问金、仪器设备以及医学书籍。他说,正是母校的培养才有了我的今天,我在这里实现了自我价值。同时,他也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一个人只有找到最能实现自己价值的岗位,这才是最好的岗位,也才是能够对社会作出最大贡献的岗位!
让爱扎根基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学毕业将近两年,已是情深似海的董淑猛、徐娜,满怀信心地决定共同步入婚姻的殿堂。徐娜是一个文静、朴实的女孩,她认为,目前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好,结婚应当一切从简,到民政局领张结婚证,双方父母见个面就可以了。一向处处让着徐娜的小董,这次却倔强了。他说,结婚可以“从俭”,但不能“从简”,“表达爱情的最好方式,就是轰轰烈烈地娶你!”。本来双方父母建议,他们应回老家举办婚礼,但是他们认为,现在玲珑麻风病村就是他们的家,村里的医生和病人就是他们的亲人,婚礼当然应该在这个家里举行。
虽然没有奢华钻戒,但是两人精挑细选的别致戒指,承载着更厚重的诺言。虽然没有新房,但是老房子被他们装饰一新,门窗处还贴上了大大的“喜喜”字,洋溢着结婚的喜庆。虽然没有豪华婚宴,但是所有的医患人员齐上阵,在麻风病村里为他们准备了俭朴、美味的酒席。董淑猛向徐娜许下誓言:“让我们的婚礼成为你最美好的永恒记忆。”
在欢快喜庆的鞭炮声中,在真挚热烈的掌声中,身着洁白婚纱的徐娜,缓缓地走向董淑猛。两人将象征永恒爱情的戒指,轻轻地戴在了对方的无名指上。昨天,在玲珑医院70多位医患人员的见证下,落户麻风病村的大学生情侣董淑猛、徐娜,正式结成连理,发誓共修百年好合!有麻风病康复者兴奋地欢呼:“徐娜医生,你是最美的新娘!”
得知二人大喜的消息,不少亲戚、朋友都通过电话、信件等送上了祝福,几乎都是同一句话:“祝你们永结同心!”
小董的母校扬州大学非常关心这位远在广东的学子,专门发来贺信,表达全校师生对这对新人的真诚祝福。学校的领导了解到,小董他们非常需要一台数码相机,以便纪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快递了一台最新款的数码相机,他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开平市卫生局也送来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作为结婚礼物,感谢他们对开平卫生事业所做的贡献,祝福他们永结同心、百年好合。
徐娜在开平某影楼化完新娘妆后,恰好遇到开平供水集团董事长陈牧民。陈总说,之前通过报道,了解了二人的事迹,深受感动。他热情地请新娘子一行吃了中午饭,并且送上了婚宴所需的喜酒。
小董本想用一辆漂亮的轿车来迎娶他美丽的新娘,但是昂贵的租金,让他却步。一位姓何的先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把自己的私家车开进麻风村,这成为了徐娜的婚车。何先生不停地跟记者说,搭着如此善良、美丽的新娘子,这车很光荣。
结婚是女人一生当中最美丽的时刻,尤其是披着洁白婚纱与爱人相拥的那一刹那,无限风情尽在不言中。徐娜也有着“婚纱情结”。不过,懂事的她怕花费太多,没有告诉爱人,只在妈妈的陪同下,买了套红色中式礼服。本报记者看透了徐娜的心思,向报社领导汇报后,领导立刻表示:“去最好的婚纱店,租最漂亮的婚纱。这是我们能送给新人最好的礼物。”在洁白婚纱的映衬下,徐娜显得更加美丽无瑕。她说这是梦里自己最美的样子!
那天下午4点钟,在麻风村的小院子里,董淑猛牵着新娘徐娜的手,走下了婚车。早已经守候在那里的麻疯病康复者不约而同地起身,夹道欢迎这对新人。伴随着掌声、鞭炮声和欢快的音乐声,婚礼正式开始。麻风村里一向活跃的康复者张大伯为他们担当主持。张大伯说,如此场面的婚礼是绝无仅有的。从来没有哪位医生的婚礼,邀请的全是自己长期照料的病人。从来没有哪个麻风病村,可以为认真治疗他们的医生举行婚礼。他说,这体现出玲珑医院如亲人般的医患关系。他非常激动地表示,这是他最幸福的一天!张大伯说得情真意切,感动处几乎掉下泪来,把周围人都逗乐了,但是大家的眼圈也都红红的。这真是让人嫉妒的一大家人啊!
婚礼上,双方的家长也都发了言。董淑猛的父亲早已经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沉默了半天,就说了句:“感谢大家来参加我儿子的婚礼。”徐娜的母亲倒是沉着,她说看到玲珑医院如此温馨,把自己的儿女放在这里工作,非常欣慰。在大家的见证下,小董和徐娜交换了结婚戒指,紧紧地拥在一起。这时候,不知是哪位康复者,带头喊了一句:“徐娜医生,你是最美的新娘!”全场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