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知识、缓解新生初入大学的不适应、解决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11月24日下午,学院邀请了校关工委理论宣讲团罗方妮老师在19号楼802会议室举办“心灵漫话——人际关系与交往系列”心理圆桌会活动。罗老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扬州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
活动伊始,罗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医学专业谈起自身经历,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引入了今天的讨论话题——人际关系与交往。
当同学们提出“如何与陌生人产生联系,进一步建立朋友关系”时,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罗老师拿出了两张圆形纸片比拟成两个人,坦言人与人交流后才能慢慢产生重叠部分,强调人际交往中的“交”即为“交流”非常重要,随着一点点隐私的暴露,两个人的重叠部分一点点增加,两个人的关系也将越来越亲近。
随后的讨论中,面对同学们所说的“懒得社交”,罗老师补充道人际交往是需要花时间花力气维系的,是需要彼此真诚回应的,“陪伴很重要,无条件说出我一直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提出人际交往也与个人交往人格有关,“假设有一条线,一端极其疏离,一端极其亲近,我们每个人都落在中间频谱上。”每个人的人际交往人格都是不一样的,交流话题也不一样,同时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两个人的交往关系。
面对恋爱问题,罗老师谈到“有悸动、有想法很重要,这是一个启端,但是启动是需要等待时机的。”关于区分朋友和恋人,罗老师引用了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因论,从“亲密、承诺、激情”三方面入手解释。网络上的交流有意义但太有限,很难让你真正了解一个人,开启一段恋爱关系还是需要通过深入交流、观察举止多元了解一个人。
罗老师的分享给很多同学都缓解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迷茫,带来了人际交往方面的启示,提升了对人际关系与交往的认知。相信同学们在之后都能收获美好的人际关系,谱写大学生活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