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声谷杯第十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扬州如期举行。为了更加做好赛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医学院360名志愿者全程积极参与,为这次有3.5万人参与的盛会提供志愿服务。
阴雨绵绵不断热情滚滚不断
虽说比赛8点才正式开始,两个帐篷组的三十余位同学4点未到就已经带着所需物品到达站点忙碌地进行准备工作。阴雨绵绵的天气并未影响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凌晨5点,包括救疗组在内的360位志愿者都陆续到岗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此次马拉松比赛全程21公里,每隔1.5公里就设有一个志愿者站点,为了保障运动员们的身体维持在正常状态,医学生志愿者在每个站点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紧急医疗服务。他们不仅时刻关注着赛场上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并且会在第一时间内为运动员提供必需的医疗技术支撑。
纵观整个赛场,有相应十余个组的自行车组的医学院志愿者一直在不停的巡视,确保能够将场上及场外周边的突发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由于自行车组的较强流动性与其观察的可变范围较广,赛事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着。
用双手为运动员开辟医疗通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驻扎在终点站的医学院志愿者们,四个多小时不间断的比赛后,最终有两万多选手坚持到达终点站。由于有些运动员会因为运动量过大而导致体力不支,因此被安排在终点站的四个救疗小组肩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在比赛临近尾声时,大部分志愿者留在救疗站点给陆续到达终点的运动员提供及时的帮助,剩余的志愿者在赛道与急救车道之间牵起手来筑起一道人墙,疏导参赛者,指引他们在规定道路上走动。白色的志愿者手拉手筑成一道洁白无瑕的“医疗墙”,成为马拉松赛场上一道温暖感人的风景线。
尤其是在大部分运动员集中跑过终点线时,场内有救护车紧急护送运动伤员,为了不耽误伤员的治疗,志愿者们迅速在救护车外拉起一道防线,让救护车更加顺利地突破人流。这些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双手连接起一条生命的通道。
“这次志愿服务是珍贵的回忆!”
赛事结束后,医学院志愿者们主动留下与工作人员整理场地,恢复赛场原样。救疗组第五大组组长盛鹏最后表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来自运动员的热情,更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对运动的热爱。能用我们的医学知识去维护这份热情这份热爱是我们所渴望的,我相信这次志愿者服务会成为我们日后弥足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