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90后学子为留守儿童建立梦想基地。
中国江苏网讯 “姐姐,你是‘圆梦天使’吗?”、“姐姐,我可以要一双雨鞋吗?我想给我爷爷,他脚上裂了好多口子。”……近日,扬州大学医学院“医路花香”公益志愿团队来到贵州省,就被贵州省马厂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围的水泄不通。
据了解,该公益志愿团队此行除了带去捐赠物品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即给山里的留守儿童们建立起一个“梦想基地”。
一堂梦想课,让山里娃娃勇敢说出梦想
“大家好,我是王吉秀,我的梦想是以后能当医生,让爷爷奶奶不再生病。”
7月26日,刚到木厂镇的第一天,团队学生们就给孩子带去了一堂别致的梦想课,鼓励孩子们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梦想。
给孩子上课的王娟告诉记者:“这些山里的孩子可能长时间没有接触陌生人,刚看到我们的时候都很害羞,和他们聊天也是断断续续的。但是通过我们前期的调查和校长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只是很多人都羞于表达。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堂梦想课,让他们能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梦想。”
木厂镇中心小学的校长说:“我们这边条件很艰苦,虽然很多孩子都想走出大山,但是最终还是被现实打败。慢慢的很多孩子就把梦想藏在心里,这次的梦想课,让孩子们重新说出自己的梦想,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勇敢地去拼搏,将梦想一一实现。”
一个“梦想基地”,让实现梦想成为可能
除了一堂梦想课,该团队还给孩子们建立了一个“梦想基地”,让这个基地见证孩子们梦想的实现。
所谓“梦想基地”即让每个孩子写下自己的梦想,然后将梦想系在“基地”里的树上,公益团队的成员将这些梦想一一记下,通过人人、微博等平台将梦想发布,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助之手,使孩子们的梦想能随着小树的长大而一一得到实现。
每个孩子都发了一张梦想卡片,让他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我叫龙子含,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让山里的孩子不再缺老师。”、“我叫何艳,我的梦想是拥有一副老花眼镜,让奶奶看东西不再费力。”……
看着孩子们认真地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团队的队长李映江说:“贵州有很多贫困乡县,当地有很多留守儿童。他们中很多人至今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我们这次去到马厂镇中心小学,是希望能够尽力帮助这些孩子们,哪怕是圆他们一个简单的梦想,我们的公益行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