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医路花香”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将前往贵州简嘎乡,为当地的孩子送书本、送早餐、送温暖。为了筹集去贵州的费用,队员们集思广益,出租时间、爱心义卖、募集善款,同学们通过不同形式,为此次贵州之行募集。
“出租”时间换爱心
除了一些常规的义卖活动之外,同学们为了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早点给孩子们送去关爱,还别出心裁组织了“出租”时间的募集活动。通过帮顾客完成一些杂事以节约他们的时间,收取一定的小报酬,所得报酬悉数投入贵州山区孩子的爱心公益基金中。
前一阵子天气炎热,很多人都选择网购,但就是这样,面对从家里到小区门口这一段路,很多人都不想出去。为此,队里的朱晨辉同学抓住这个小小的商机,顶着炎炎烈日替买家送快递,在其中赚取一些跑腿费。
来一次快递,朱晨辉上上下下要爬五六十层楼梯,最多一次也就拿到了30块钱,但他并没有喊苦喊累,他表示:我们能做的并不多,现在有机会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能做一点实事我感到意义非凡。
除了帮忙拿快递,帮人看孩子、遛狗、去超市买东西等等都是小朱同学常做的。他说:“筹钱形式不分好坏,我用自己的汗水为贵州的孩子筹到的善款,无论大小,我都很开心。”
据了解,很多人在得知小朱是为了支援贵州山区孩子的早餐时,他们大多都被小朱的行动感动了,纷纷把钱给了小朱却不要求他做任何事。荷花池社区里刚从菜场回来的张阿姨听说了这件事后,把买菜的零钱都给了朱晨辉,她说:“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事,身上带的钱也不多,但是也是尽了我的一份心意吧。只希望这些孩子能好好利用善款,把事情稳扎稳打地做好。”
五十块钱买个发卡,爱心人士变相献爱心
“阿姨谢谢您的支持,这个头饰5元!”义卖摊上,队长李映江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收您50元。找您45。”话还没说完,小李一抬头时,阿姨早不见了人影。小李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在义卖的过程中并不少见,有些头饰标价是5元10元,但是顾客们在付钱时却给了两倍甚至三倍的价钱。
队里的成员王莉看着这45块钱唏嘘不已,她说:“大家的支持让我们有了将活动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这些沉甸甸的爱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点滴之爱都会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
据了解,这些发箍、发卡等头饰都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的,不仅是为了节约一些成本,更重要的是能让大家感受到同学们对山区留守儿童真正的关爱。
点滴小爱汇成爱的海洋
“医路花香”的同学们将近五天的努力,所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截至今天为止,募集到的资金近一万元。虽然离募集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老师的帮助,在众筹网上发布了募集消息。
众人拾柴火焰高,短短两天众筹网上就募集到了两千四百多元,虽然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公众对众筹网的关注度还在不停地提高,相信这个目标最终一定都会实现的。队长李映江感慨道:“真的很感谢大家对我们活动的支持与理解,只要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的火苗,我相信‘贵州之行’这把爱的火炬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将大家的爱心传递到留守儿童们的心中,用我们的青春让‘医路飘香’!”
众筹网的链接:http://www.zhongchou.cn/deal-show/id-1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