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医源论坛”第96期

报告时间:2021年7 12 日(星期下午3:00

报告地点:扬州大学江阳路北校区医学院19号楼810会议室
出席人员:学院45岁以下教师和全体研究
主办单位: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报告Why rabbit models are so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人:范江林,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 主任教授

报告(二):Rabbit models used in the study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uptures

人:陈亚檞,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特聘教授

报告(三):载脂蛋白C3基因敲除兔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机制研究

人:闫海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范江林,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分子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会院士,日本动脉硬化学会国际委员会理事,国际转基因家兔研究会会长,日中医学会评议员,日本华人医师会会长。担任日本文部省科研经费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海外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海外评审员,兼任20多种国际期刊审稿人。世界首次将转基因家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国际权威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脂质代谢、肥胖、心脑血管病理和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主持日本科技重大支撑项目和中国自然基金委医学部人类疾病大动物模型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30多篇,其中包括J Clin Invest, PNASCirculation, Circulation ResJASN, ATVBPharmacol TherJ Biol ChemAm J Pathol等杂志,总引数超过7500次。 先后获得日本病理学成就奖、日本动脉硬化学会奖和美国心脏学会陪基科学奖(Irvine H. Page Arteriosclerosis Research Award)

 

陈亚檞,医学博士,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特聘教授,曾任日本山梨大学病理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开发利用家兔模型研究心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在读硕士与博士期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并于 2019 年获得日本动脉硬化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学者奖。目前研究集中于(1)通过转基因与基因敲除手段构建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家兔模型,探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过程中的分子机制;(2)构建家兔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研究 iPS 诱导形成的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缺血性心肌梗死的保护机制。已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7 篇,以第一作者(包含共同第一作者)累计发表 8 篇。主持日本文部省科研项目和海外优秀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闫海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15年获得暨南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2019年获得日本山梨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基因编辑家兔及大动物疾病模型进行脂质代谢、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诱导型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发表相关 SCI 论文 1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心血管基础研究领域权威期刊《ATVB》上发表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获得2021 年日本动脉硬化学会青年研究员最优秀奖提名。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江阳中路136号
E-mail:yixb@yzu.edu.cn(院长信箱)
电话:0514-87978804(综合办公室)、87992206(监督举报)、0514-87978811(招生就业)
传真:0514-87341733

关注官方微信

Copyright © 2025 扬州大学医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